行业资讯

industry-news

冠心病患者系统性心肺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10      浏览次数:5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在冠心病急性发作期后实施科学的心脏康复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储备和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心脏康复的干预方案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12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旨在探讨系统性心肺康复护理对患者心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的临床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24例符合标准的病例,其中男性70例(56.45%),女性54例(43.55%);年龄分布为47-82岁,平均年龄(62.18±2.08)岁;病程1-24年,平均病程(8.02±0.94)年。合并症情况:高血压病42例(33.87%),糖尿病22例(17.74%);生活习惯方面:吸烟者62例(50.00%),饮酒者46例(37.10%


纳入
标准




①患者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②患者均符合冠心病住院治疗指征;

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④患者均完成了临床治疗及出院后随访。


排除
标准




①冠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

②合并严重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患者;

③失访或资料不准确者。


冠心病
患者
分组




将124例患者根据冠心病康复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参照《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年)》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


护理
方案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了系统性心肺康复护理干预,主要涵盖运动训练与呼吸训练两大方面。其中,运动训练方面,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精心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在运动种类、运动时间及运动量的安排上,严格遵循合理性原则,确保患者能够耐受,并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在运动过程中,以患者身体微微出汗且能够耐受的状态为最佳,严格避免出现大量过度运动的情况。


运动
方案




①运动前准备:充分热身5-10min后可进行运动。

②运动种类、运动时间、时间段及频率:患者可进行脚踏式功率自行车(10-15min为最佳)和简易器械(12-15min为最佳)锻炼,最佳时间段为 10: 00—11 :00 或 16:00—18 : 00,每次合计运动时间以0.5h最为适宜,每周运动次数不少于3次,共进行4周的运动训练干预。

③训练中注意事项:对于年龄≤60岁的患者,运动过程中心率以130次/min为最高上限。对于>60岁的患者,年龄每增高1岁,运动过程中心率应下降10次/min。

④训练后注意事项:运动结束后,建议患者缓慢倒踩脚踏车5min以放松肌肉。

结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接受系统性心肺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在心肺功能、运动耐力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P<0.01)。这一发现充分证实了系统性心肺康复护理干预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

*部分内容来自文献,侵删

Q

羽丰医疗产品

图片


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


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主要用于评价中、重度心肺疾病患者的治疗疗效,另外还可用于评价患者基础运动功能情况,患者采用徒步运动方式,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实时监测心电、血压、血氧,从而得出评估结果。


六分钟步行试验简便、重复性好、安全性高,特别适合不同程度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评定,其数据可作为临床诊断和制定运动处方的参考。


产品特点

多维数据分析:报告全面呈现心率、血压、血氧、肺功能等;

可连接新里程康复管理系统;

距离可自动计算;

(两用)移动工作站。

①台车PC工作站

支持结构化报告数据批量导出;

一体机触摸屏+键盘输入,适合各种使用习惯;

台车PC可升降,适合不同操作高度。

②手持PAD工作站

适用于其他场景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

与PC工作站同步,实时监测受试者全部生命体征数据;

自动生成报告并同步到PC工作站。


软件介绍

台车pc工作站

1.用户管理

2.医师管理

3.设备管理

4.训练数据


手持PAD工作站

心肺康复训练系列

监控设备

血氧饱和度测量配件

无线心电监测计

血压测量配件


产品特点

■ 阻力类型:微处理器控制的电磁涡流阻力系统

■ 负荷范围:0-999瓦,误差2%,不由速度控制

■ 多种型号的有氧训练设备

■ 配置有单导心电贴、运动血压、血氧

■ 警报装置

■ 多种处方类型


软件介绍

1.患者信息管理

2.患者训练方案设定

3.患者训练控制

4.患者训练数据分析

抗阻训练系列

整个系统包括两部分,分为终端系统和桌面系统。其中终端系统提供刷卡锻炼的功能,并且把锻炼后的数据进行局域网内的上传并且可以对每次训练的程度进行标定,训练完成之后还可以填写训练感悟等。桌面系统可以进行数据的存储与查询,比如病人数据,训练数据,身体状态数据等。与此同时提供完善的报表功能,可以查看一段时间内的身体状况。


适用范围

■ 由制动、运动减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废用性肌萎缩

■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度受损

■ 骨骼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肌力减弱、关节活动度受限

■ 老年人日常功能锻炼等


软件介绍

参考运动康复学、神经康复学、心肺康复学等主流康复观念,是一套基于医学训练疗法而设计的主动运动康复训练系统。

渐进康复训练使用6种训练器械,通过反复的低负荷运动,激活休眠状态的神经与肌肉,提高、恢复动作性机能。

在BORG指数(主观运动强度)小于11(感觉轻松)的负荷范围内运动,激活陷入休眠状态的神经肌肉。

终端系界面

振动训练系列

振动训练系统是基于人体行走的步态模式而设计的左右交替倾斜运动模式的设备。可以引起两侧骨盆的交替倾斜同行走时骨盆交替倾斜的变换模式相似,而且速度更快。用于平衡、柔韧性训练,也可提高心肺耐力,尤其是不能进行有氧运动的患者,可以增加全身肌肉力量包括核心肌力。


产品特点

■ 左右交替倾斜式振动模式

■ 多种振幅可选择(0mm-4.5mm)

■ 短时间内高重复次数


产品功能

■ 提高平衡能力

■ 提高身体柔韧性

■ 提高心肺耐力

■ 增加肌肉力量

■ 预防骨质疏松

■ 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